打球、練習、打球、練習,其實高爾夫球就是這樣子。
跟我們 求學的過?沒什麼不一樣。
不過,很多人會下場打球後,就愛上了打球的感覺,而忘了要去練習場好好練習。
最近為了解決1木嚴重Slice的問題。
所以每天回 家就不斷的練習半揮桿,持續了近兩個月的改造練習。
果然在星期六的時候,有了理想的表現。
以往1木都是開出去,很直很遠,但到了快200碼左右,馬上就出現超 大的右轉。
經常性的向右轉超過兩個球道寬,不用講結果就是OB。
一場球下來,5、6個OB或罰桿,對我而言,根本就是家常便飯。
所以也造成我這一陣子又回到三輪車的行 列。
而在不斷的練習之下,我終於解決了這個惱人的問題。
只有一個OB。其餘的13次都是在球道上。
而那次的失擊呢,其原因是順風加上下坡,大家都打好遠。
250 碼可能是最短的開球距離。所以不自覺得,就想要搏命演出。
果不其然,非常用力的一擊之下,超大型的Slice就自動出現了。
第二次的開球,就告訴自己,慢慢來,不要 急,不要用力,只要專心把球擊出去就可以了。
果然,”小白”這次就很聽話,直直的向前去。
也開了250碼以上。那時我就回想起,老師講的”輕鬆打,球很遠”的 道理。
在此跟大家分享小弟的心得。
也希望跟我一樣有嚴重slice的同學,能有效的解決。再創佳績。
楊宜學
指導老師:吳達民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CTGA千錘百鍊學習心得] 沈盈良:重量訓練之一:每日必要的功課
第一次在「千錘百鍊」上課時,吳老師就交給了一支既特別又沉重的訓練球桿,從此每天就和重量訓 練結了不解之緣。在這之前,我還真沒聽過打高爾夫球還要重量訓練;心裡頭一開始還真有點嘀咕,打高爾夫球不是要儘量放輕鬆嗎,怎麼還要讓肌肉緊繃的重量訓練。
沒錯,當吳老師先將我的姿勢調整好以後,就要求先來重量訓練揮桿200下;按照標準的姿勢來做,不到30下就覺得身體的左腰很酸。原來過去球打不好的第一個基本問題就在於從來沒把姿勢做對做穩。
吳老師相當重視重量訓練,也要求相當嚴格;規定每天要揮桿1000下,當下曾心想怎麼可能,開玩笑每天1000下,暫且不管有沒有時間做,1000下做完豈不攔腰折斷當場癱瘓。 吳老師也似乎早就料到學生的猶疑與惰性,每天電話、簡訊連環扣,一來敦促練習、二來勉勵打氣,其用 心之良苦,豈容懈怠。
從此每天早上我就把揮桿的當作晨操,晚上再當做晚操,早晚各操兵一次。起先每次揮 桿到150~200下時,手腳、肩膀、腰部就已經酸痛、開始不當使喚;初始幾天曾有偷懶的念頭,可是老師催的勤、逼的緊,又不能不練。堅持了一些時日卻也在 其中漸漸摸索到練習的規律與技巧,而後在練習場練球時,又親自體會身體姿勢與重量訓練相互呼應契合的感覺,對於重量訓練的動機就此大為加強。
我現在每次練習都對著電視機練,藉由螢幕的反射,檢查身體與下盤的穩定與否、雙腳的動作是否正確確實,同時利用地板的瓷磚接縫 以眼睛的餘光檢查桿頭的方向、揮桿平面是否再同一直線。同時以練100下約5分鐘為一單元,稍做休息或處理他事,回過頭再練100下為一單元,如此反覆,除 了避免感覺厭煩無趣以外,停頓之間緩和身體肌肉的緊繃也同時調整思緒。每一次的揮桿練習都想像在練習場或下場時是否也做到同樣的揮桿姿勢,有甚麼差異嗎?一來一往之間 ,讓人有許多出奇不意的驚喜與領悟。
經過一段時間的重量訓練後,到練習場或下場時會突然發現,「身段放軟」了,尤其以 前做不到的不抬頭姿勢,現在都有明顯改善。雖名為重量訓練,其實還包含整脊、整姿、整容訓練,藉由最簡單的鐘擺\原理與對桿頭重量的感覺,建立揮桿時應有的標準姿勢,還 原了高爾夫在基本動作上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原貌。
即使每天有些匆忙,早晚各3、5百下其實 是可能、容易做到的,而且是必要做的。放在客廳的練習桿,隨時就拿起來甩個100下,不消5分鐘,既可鍛身又可在高爾夫的功\德簿上記上一筆,何樂不為。現在想想還好老師的 每日敦促,竟是我企圖突破高爾夫窘境的第一步。吳老師獨創一格的重量訓練,就如同解開高爾夫密碼的第一步。所以堅持每日的重量訓練是重要的,願與「千錘百鍊」的同學們一起加油。
沈盈良
指導老師:吳達民
沒錯,當吳老師先將我的姿勢調整好以後,就要求先來重量訓練揮桿200下;按照標準的姿勢來做,不到30下就覺得身體的左腰很酸。原來過去球打不好的第一個基本問題就在於從來沒把姿勢做對做穩。
吳老師相當重視重量訓練,也要求相當嚴格;規定每天要揮桿1000下,當下曾心想怎麼可能,開玩笑每天1000下,暫且不管有沒有時間做,1000下做完豈不攔腰折斷當場癱瘓。 吳老師也似乎早就料到學生的猶疑與惰性,每天電話、簡訊連環扣,一來敦促練習、二來勉勵打氣,其用 心之良苦,豈容懈怠。
從此每天早上我就把揮桿的當作晨操,晚上再當做晚操,早晚各操兵一次。起先每次揮 桿到150~200下時,手腳、肩膀、腰部就已經酸痛、開始不當使喚;初始幾天曾有偷懶的念頭,可是老師催的勤、逼的緊,又不能不練。堅持了一些時日卻也在 其中漸漸摸索到練習的規律與技巧,而後在練習場練球時,又親自體會身體姿勢與重量訓練相互呼應契合的感覺,對於重量訓練的動機就此大為加強。
我現在每次練習都對著電視機練,藉由螢幕的反射,檢查身體與下盤的穩定與否、雙腳的動作是否正確確實,同時利用地板的瓷磚接縫 以眼睛的餘光檢查桿頭的方向、揮桿平面是否再同一直線。同時以練100下約5分鐘為一單元,稍做休息或處理他事,回過頭再練100下為一單元,如此反覆,除 了避免感覺厭煩無趣以外,停頓之間緩和身體肌肉的緊繃也同時調整思緒。每一次的揮桿練習都想像在練習場或下場時是否也做到同樣的揮桿姿勢,有甚麼差異嗎?一來一往之間 ,讓人有許多出奇不意的驚喜與領悟。
經過一段時間的重量訓練後,到練習場或下場時會突然發現,「身段放軟」了,尤其以 前做不到的不抬頭姿勢,現在都有明顯改善。雖名為重量訓練,其實還包含整脊、整姿、整容訓練,藉由最簡單的鐘擺\原理與對桿頭重量的感覺,建立揮桿時應有的標準姿勢,還 原了高爾夫在基本動作上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原貌。
即使每天有些匆忙,早晚各3、5百下其實 是可能、容易做到的,而且是必要做的。放在客廳的練習桿,隨時就拿起來甩個100下,不消5分鐘,既可鍛身又可在高爾夫的功\德簿上記上一筆,何樂不為。現在想想還好老師的 每日敦促,竟是我企圖突破高爾夫窘境的第一步。吳老師獨創一格的重量訓練,就如同解開高爾夫密碼的第一步。所以堅持每日的重量訓練是重要的,願與「千錘百鍊」的同學們一起加油。
沈盈良
指導老師:吳達民
[CTGA千錘百鍊學習心得] 簡又新:對千錘百練的嘉勉與期許
最近因環境因素、朋友的情誼、國際外交的需要‧及促進身心健康‧球運昌隆等加入高爾天的行列‧有幸經過老同事前行政院環保署副署長陳龍吉先生的介紹‧加入チ錘百練研究中心。
到了千錘百綀高爾夫研究中心、讓我豁然開朗、原來不是所想像的一般高爾夫教練‧而是有規模有組織的一個團体‧研究中心設有總會長‧還有蓬來‧民權、桃林‧景新四學區‧各學區設有校長‧副校長‧教務長‧義務教授等‧規模之龐大健全‧真令人難以想像‧尤其是公益性質,不收取任何用 ‧不得不讓人敬佩創辦人吳先生的精神及辛勞。
吳先生的教學理念來自於對高爾夫的熱愛,他希望以畢生所學貢献給廣大的高爾夫球友‧以其經營球場、綀習場‧雜誌社‧打,說‧教‧寫的豊富歷綀及熱忱相信會帶給球友無限的希望及末來‧看吳先生所主張的教學理念及述求‧希望讓學生利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金錢‧達到進步的最大效益‧來享受高爾夫‧事實上我得到了‧希望有朝一日‧我會實現夢想‧達到九十桿的境界。
千錘百練教學源自於吳先生两年內就得到了全國第一屆業餘組冠軍、就是累積數及脚踏車理論‧他把綀習高爾夫分成三部鬥‧一‧實質綀習‧在綀習場進行‧两人一組‧一教一學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並以一次數仟次的重覆綀習‧達到脚踏車理論之熟能生巧的境界–以達進步的目的,=輔助綀習‧在家理做重量訓綀‧推桿訓綀‧來幫助綀習的不足‧三‧實質訓綀‧在練球之餘帶學生到球場做經驗練習‧除此之外還要將所練所學、寫成心得‧以達到完全發揮的目的。
國家與亡‧匹夫有責‧國家的盛衰靠國民的文化背景‧只要千錘百綀這種精神傳播到各脚落‧讓每一個人都辦好自巳的角色‧忠於自已的職守‧到處散播温馨,讓文化藝術‧体育運動從每個人的心做起,大家都無私無我‧沒有藍綠‧相信這個國家一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運昌隆。
簡又新筆
指導老師:吳達民
[CTGA千錘百鍊學習心得] 李建民:"直線"與"右邊"
"直線"與"右邊"對於初學者而言,我在千錘百練最大的收穫就是推桿把球打直打遠的練習,這聽起來很簡單也不難做但實際上只有吳老師的千錘百練可以提供這良好的機會,不會打一球又心痛一球 (因在別的地方是每一球都要算錢),就算是暢打因沒有人幫忙把球放在tee上面,根本也不可能會把推桿練到送直送遠,因為打一球,就要彎腰排下一球,所以身體的姿勢就上上下下無法固定,身體右半邊也就不能固定倒c,因此我非常珍惜到千垂百鍊練推桿打直打遠的練習,這是別的地方沒有教,也沒有環境可以配合的,只要有耐心一直練一直練,我們會發覺一號木桿輕鬆打,是又直又遠,鐵桿的距離跟準度也增加,重點是要有耐心,因為推桿是又短又重。剛開始會很辛苦腰酸背痛,但是當你看到一號木筆直飛向220~250七鐵,可以在一般練習場掛1/3網;果嶺推桿也可以平均 1.8~1.6時,我們會發覺初期練推桿打直打遠球,正轉而跟著而來腰酸背痛,是值得的以上個人心得與大家分享!
李建民
指導老師:吳達民
李建民
指導老師:吳達民
[CTGA千錘百鍊學習心得] 葉垂青:探討高爾夫內部的力量
前言
高爾夫是一項優美典雅的運動.從內部的力量,轉化到外部肢體姿勢.每個人都有一套自身表達模式.如果能瞭解自然的力量來源,並加以順勢引導,假以時日的練習,發展自己的力量模式,將塑造完美的高爾夫擊球.
★ 平衡與同步
身體重心在整個揮桿過程都要保持「平衡」,是打好高爾夫的秘訣.不論地形傾斜高低不平,先要掌握身體重心的平衡、保持手與球的相對距離,打球自然會流暢.在「平衡」的狀態下,使力才有支撐點.無論是上桿的時候,或是下桿揮桿的時候,不同時間要有不同的平衡狀態.身體若有部份肌肉僵硬或過度用力,常會造成揮桿過程中失去平衡.所以「自然放鬆」是打好高爾夫的基本條件.
「同步」的意思,是所有的肢體在同一瞬間,集合力量到達觸球點.如果有些力量先跑,有些力量慢到,桿面在觸球時就無法產生最快速度.身體結構,每吋力量發動的時程雖有不同,但到達桿頭的時間點一致,如此加在一起才有速度.如果你能讓臀部,腳部,背部,手部,指部,肩部,起於不同時間,但在同一瞬間到達,這種匯聚力量,好比拔河,所有力量集中一點,桿頭速度將達最大值.
★ 圓弧與旋轉
高爾夫運動是身體內許多大圓圈與小圓圈在不同角度同時旋轉而達成的一種同步運動.有些全圓、有些半圓、有些四分之一圓……譬如:手臂Swing是全圓,肩膀旋轉是半圓,轉腰是四分之一圓. 另外,手臂在Swing公轉時,手腕在自轉.
只有一個點不能動,它是圓規的把手,那就在脊椎的頂點,靠近頭部的頸端.除了這個外形的圓心之外,還有一個內部使力的圓心,那是左腳掌,它像圓規的圓心.當下桿時,左腳必須定在地上,使手臂產生離心力,讓桿頭與身體之間產生交錯作用,製造桿頭速度.除了以「點」的圓心轉動外,也有以脊椎連到左腳的左半身為中軸「線」的轉動.以小圓帶動大圓.
以手臂加上球桿長度為「半徑」.手腕控制得宜,大圓才能形成,桿頭速度才會加快.如果只用手腕的力量在打球,半徑只剩下手腕到桿頭的距離,速度只剩下大概四分之一.
其實有很多身體內部的旋轉你看不到,但是如果你仔細去調整,它可以幫你矯正揮桿姿勢.譬如腳掌接觸地面的平面,下桿開始時,右腳掌要以右大拇指為中心順時針在地面旋轉,讓右膝蓋有向左的反彈力,而且右膝要與右臀連成一體,帶動身體一起左旋.然後,左腳掌要以左大拇指為中心逆時針旋轉,左腳要像大螺絲釘一樣鑽入地面,來支撐右邊的來力.這些微妙的動作如果程序做得順暢,力量就會順勢到達桿頭觸球並延伸出去.
★ 節奏與協調
大多數的人對「節奏」的意思不能體會. 節奏是心理的「順暢」,告訴自己的肌肉運作不要緊張,不要斷斷續續. 從容不迫,不要急著打到球,是訓練節奏感的開始.
高爾夫運動,是一種舞者的藝術,也是一種不急不徐音樂節奏的韻律.
整個揮桿過程是由一連串肢體動作形成.若動作很協調,則姿勢將很優美.
一首交響樂的總譜裏,有數十種樂器,按照時間的流程,陸陸續續出現,每一種樂器的音符與拍子各自不同,但曲調及每小節的和弦,隨時是保持協調一致的.
打球時,假如某些肌肉緊繃,一定會影響揮桿的流暢.就好像鐘錶的齒輪,當有一處卡住,整體時間將受影響.瞄球太久,也會讓肌肉僵直,影響球場節奏.
音樂有高低起伏,才有衝激性,否則平淡像唸經.在一連串的程序當中,雖然有很多細節逐步要做到完美,但最重要是所有的動作都為了維持大圓弧Swing的順暢.上桿到頂點時,要有抑揚頓挫,轉折點就是關鍵點,匆促下桿會造成下切的方式,使揮桿弧度變小,功虧一簣.「節奏」是保持身體重心「平衡」的最佳方法.
「餘揮」「餘韻」「迴響」與「饗宴」是在不同領域中的同義詞. Follow Through餘揮是下桿後雙手持續向目標方向「釋放」,動作做得完美,將會獲得「輕鬆」與「滿足」的回饋.
★ 全揮桿程序
各種桿身長度不一,以中鐵桿為標準的簡易揮桿程序如下:
瞄球準備姿勢:身體保持平衡,兩腳內側與腋下同寬,兩手自然下垂,兩膝微彎,尾閭微向後抬,上半身稍前傾,胸部略挺讓脊椎軸心打直,兩腳尖的連線與目標線平行,肩膀線也與目標線平行,喉嚨位於腳尖線前10公分的上方,下巴略抬,眼睛注視球後方,右肩比左肩低,握桿自然方正,右手虎口指向右肩,兩腋稍微夾緊,左手肘打直,身體重心落在兩腳大拇指跟的肉墊上,兩手握桿不鬆不緊,左手像拿魚桿,右手像提籃子,力量集在兩個大拇指跟部.
上桿:左肩向左移,意在旋轉脊椎中軸,讓桿頭平順往目標線反向移動,然後自然向上提,桿身提至與地面平行時曲腕,讓桿身垂直地面,然後繼續上提至肩膀線上,左肩會碰觸下巴.身體重心已移到右腳,此時右腳掌內側及右大腿承受身體八成重量,左腳尖承受身體兩成重量,腹部肌肉感覺緊繃.
下桿:保持曲腕,輕鬆將身體重心往左移,同時右肘收向身體,讓桿頭Swing往下,當兩手到達右腿處時釋放手腕,右手好像丟出一塊石片打在湖面上,做Impact觸球.觸球時兩手打直,呈像瞄球準備姿勢般.觸球後,右手要像轉保險箱號碼,讓右手轉到左手上方.觸球後的30公分距離,桿頭必須繼續把球帶出,往目標送,左腳打直定住,讓兩手產生交差的反作用力,向目標釋放.左手臂避免提早彎曲變成雞翅牓.動作到此有一件重點就是保持頭位固定不動,眼睛看到右膝後緣,餘光可看到右腳跟,右肩會碰觸下巴.
收桿:當桿頭釋放之後,它有慣性,利用離心力將兩手自然帶上收桿.最後腰帶扣環面向目標,右肩也朝向目標方向.
★ 力量的來源
「放鬆」是一種簡單但不易做到的概念.每個人有適合自己Swing的速度,必需去尋找那種感覺.太快或太慢都無法把球帶到目標點.男生的速度在70-80bpm,女生的速度在60-70bpm.
當無法控制的力量,使用太多並無益處.高爾夫的精典,在於「穩定」與「節奏」.假如你隨時唱著一首適合你Swing速度的歌,它會把你當天失常的狀態挽回.
在「太極導引」裏,氣沉丹田,力由脊發,氣聚於腕,機關在腰,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膀合,這些要領都是高爾夫擊球精髓.尤其在下桿時表現更是貼切,臀移帶肩移,肩移帶臂移,最後手臂帶動桿頭移動.
以意導氣,以氣行身.「意」就是「目標」的距離與方向.
它是靠「意測」來決定目標的距離與球路飛行曲線.上桿節奏在行「氣」,
下桿在釋放「力」.這三樣如果能自然連貫,球場上一定有穩定的表現.
結語
當知道力的來源與力的運用,在高爾夫的各種揮桿過程中,都以自然的力量傳導到桿頭,不急不徐掌握節奏.擊球的球質將會漂亮,而且穩定度將會提昇.
感謝千錘百鍊高爾夫研究中心吳達民總會長及多位教授孜孜不倦的指導,
謹以此心得提供給各位同好參考.
葉垂青筆
指導老師:吳達民
高爾夫是一項優美典雅的運動.從內部的力量,轉化到外部肢體姿勢.每個人都有一套自身表達模式.如果能瞭解自然的力量來源,並加以順勢引導,假以時日的練習,發展自己的力量模式,將塑造完美的高爾夫擊球.
★ 平衡與同步
身體重心在整個揮桿過程都要保持「平衡」,是打好高爾夫的秘訣.不論地形傾斜高低不平,先要掌握身體重心的平衡、保持手與球的相對距離,打球自然會流暢.在「平衡」的狀態下,使力才有支撐點.無論是上桿的時候,或是下桿揮桿的時候,不同時間要有不同的平衡狀態.身體若有部份肌肉僵硬或過度用力,常會造成揮桿過程中失去平衡.所以「自然放鬆」是打好高爾夫的基本條件.
「同步」的意思,是所有的肢體在同一瞬間,集合力量到達觸球點.如果有些力量先跑,有些力量慢到,桿面在觸球時就無法產生最快速度.身體結構,每吋力量發動的時程雖有不同,但到達桿頭的時間點一致,如此加在一起才有速度.如果你能讓臀部,腳部,背部,手部,指部,肩部,起於不同時間,但在同一瞬間到達,這種匯聚力量,好比拔河,所有力量集中一點,桿頭速度將達最大值.
★ 圓弧與旋轉
高爾夫運動是身體內許多大圓圈與小圓圈在不同角度同時旋轉而達成的一種同步運動.有些全圓、有些半圓、有些四分之一圓……譬如:手臂Swing是全圓,肩膀旋轉是半圓,轉腰是四分之一圓. 另外,手臂在Swing公轉時,手腕在自轉.
只有一個點不能動,它是圓規的把手,那就在脊椎的頂點,靠近頭部的頸端.除了這個外形的圓心之外,還有一個內部使力的圓心,那是左腳掌,它像圓規的圓心.當下桿時,左腳必須定在地上,使手臂產生離心力,讓桿頭與身體之間產生交錯作用,製造桿頭速度.除了以「點」的圓心轉動外,也有以脊椎連到左腳的左半身為中軸「線」的轉動.以小圓帶動大圓.
以手臂加上球桿長度為「半徑」.手腕控制得宜,大圓才能形成,桿頭速度才會加快.如果只用手腕的力量在打球,半徑只剩下手腕到桿頭的距離,速度只剩下大概四分之一.
其實有很多身體內部的旋轉你看不到,但是如果你仔細去調整,它可以幫你矯正揮桿姿勢.譬如腳掌接觸地面的平面,下桿開始時,右腳掌要以右大拇指為中心順時針在地面旋轉,讓右膝蓋有向左的反彈力,而且右膝要與右臀連成一體,帶動身體一起左旋.然後,左腳掌要以左大拇指為中心逆時針旋轉,左腳要像大螺絲釘一樣鑽入地面,來支撐右邊的來力.這些微妙的動作如果程序做得順暢,力量就會順勢到達桿頭觸球並延伸出去.
★ 節奏與協調
大多數的人對「節奏」的意思不能體會. 節奏是心理的「順暢」,告訴自己的肌肉運作不要緊張,不要斷斷續續. 從容不迫,不要急著打到球,是訓練節奏感的開始.
高爾夫運動,是一種舞者的藝術,也是一種不急不徐音樂節奏的韻律.
整個揮桿過程是由一連串肢體動作形成.若動作很協調,則姿勢將很優美.
一首交響樂的總譜裏,有數十種樂器,按照時間的流程,陸陸續續出現,每一種樂器的音符與拍子各自不同,但曲調及每小節的和弦,隨時是保持協調一致的.
打球時,假如某些肌肉緊繃,一定會影響揮桿的流暢.就好像鐘錶的齒輪,當有一處卡住,整體時間將受影響.瞄球太久,也會讓肌肉僵直,影響球場節奏.
音樂有高低起伏,才有衝激性,否則平淡像唸經.在一連串的程序當中,雖然有很多細節逐步要做到完美,但最重要是所有的動作都為了維持大圓弧Swing的順暢.上桿到頂點時,要有抑揚頓挫,轉折點就是關鍵點,匆促下桿會造成下切的方式,使揮桿弧度變小,功虧一簣.「節奏」是保持身體重心「平衡」的最佳方法.
「餘揮」「餘韻」「迴響」與「饗宴」是在不同領域中的同義詞. Follow Through餘揮是下桿後雙手持續向目標方向「釋放」,動作做得完美,將會獲得「輕鬆」與「滿足」的回饋.
★ 全揮桿程序
各種桿身長度不一,以中鐵桿為標準的簡易揮桿程序如下:
瞄球準備姿勢:身體保持平衡,兩腳內側與腋下同寬,兩手自然下垂,兩膝微彎,尾閭微向後抬,上半身稍前傾,胸部略挺讓脊椎軸心打直,兩腳尖的連線與目標線平行,肩膀線也與目標線平行,喉嚨位於腳尖線前10公分的上方,下巴略抬,眼睛注視球後方,右肩比左肩低,握桿自然方正,右手虎口指向右肩,兩腋稍微夾緊,左手肘打直,身體重心落在兩腳大拇指跟的肉墊上,兩手握桿不鬆不緊,左手像拿魚桿,右手像提籃子,力量集在兩個大拇指跟部.
上桿:左肩向左移,意在旋轉脊椎中軸,讓桿頭平順往目標線反向移動,然後自然向上提,桿身提至與地面平行時曲腕,讓桿身垂直地面,然後繼續上提至肩膀線上,左肩會碰觸下巴.身體重心已移到右腳,此時右腳掌內側及右大腿承受身體八成重量,左腳尖承受身體兩成重量,腹部肌肉感覺緊繃.
下桿:保持曲腕,輕鬆將身體重心往左移,同時右肘收向身體,讓桿頭Swing往下,當兩手到達右腿處時釋放手腕,右手好像丟出一塊石片打在湖面上,做Impact觸球.觸球時兩手打直,呈像瞄球準備姿勢般.觸球後,右手要像轉保險箱號碼,讓右手轉到左手上方.觸球後的30公分距離,桿頭必須繼續把球帶出,往目標送,左腳打直定住,讓兩手產生交差的反作用力,向目標釋放.左手臂避免提早彎曲變成雞翅牓.動作到此有一件重點就是保持頭位固定不動,眼睛看到右膝後緣,餘光可看到右腳跟,右肩會碰觸下巴.
收桿:當桿頭釋放之後,它有慣性,利用離心力將兩手自然帶上收桿.最後腰帶扣環面向目標,右肩也朝向目標方向.
★ 力量的來源
「放鬆」是一種簡單但不易做到的概念.每個人有適合自己Swing的速度,必需去尋找那種感覺.太快或太慢都無法把球帶到目標點.男生的速度在70-80bpm,女生的速度在60-70bpm.
當無法控制的力量,使用太多並無益處.高爾夫的精典,在於「穩定」與「節奏」.假如你隨時唱著一首適合你Swing速度的歌,它會把你當天失常的狀態挽回.
在「太極導引」裏,氣沉丹田,力由脊發,氣聚於腕,機關在腰,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膀合,這些要領都是高爾夫擊球精髓.尤其在下桿時表現更是貼切,臀移帶肩移,肩移帶臂移,最後手臂帶動桿頭移動.
以意導氣,以氣行身.「意」就是「目標」的距離與方向.
它是靠「意測」來決定目標的距離與球路飛行曲線.上桿節奏在行「氣」,
下桿在釋放「力」.這三樣如果能自然連貫,球場上一定有穩定的表現.
結語
當知道力的來源與力的運用,在高爾夫的各種揮桿過程中,都以自然的力量傳導到桿頭,不急不徐掌握節奏.擊球的球質將會漂亮,而且穩定度將會提昇.
感謝千錘百鍊高爾夫研究中心吳達民總會長及多位教授孜孜不倦的指導,
謹以此心得提供給各位同好參考.
葉垂青筆
指導老師:吳達民
訂閱:
文章 (Atom)